阅读历史 |

第279章 各怀鬼胎(1 / 2)

加入书签

“朕知道了,你们先跪安吧。”

皇帝双手负在身后,在桌案后走了几个来回,最终挥了挥手里的玉佛珠示意睿王他们先回去。

“是,儿臣告退。”

睿王随即行了礼,往后退了几步,悄咪咪地递了一个眼神给傅景行。

“臣告退。”

傅景眼眸略微往下垂了垂,行了礼后便退出了御书房。

睿王有点儿懵了,父皇今天到底是怎么了?

这不是有赈灾手册了吗?

怎么听上去还是兴致不高啊?

心里奇怪,睿王根本就不敢问出来,只能摸着手腕上的琉璃珠子暗暗揣测着圣意。

出了御书房,睿王便看到傅景行在拐角处等候着,两人对视一眼,没敢吭声,有些颓废的出了宫门口。

直到睿王的背影消失不见,赵王从一旁的树后转了出来。

赵王隐约知道,皇帝手里有钱有粮,所以赵王决定放手一搏。

到了御书房门口,赵王让守门内监,给自己通报。

等里面高公公出来宣旨,赵王这才进了御书房。

赵王身板笔直跪在地上:

“儿臣参见父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你今天来是为了什么?”

别怪皇帝说话直,心烦的时候,都是这样直来直去的。

“儿臣想推荐礼部侍郎王大人,为钦差大臣前往南方主持赈灾事宜。”

赵王的语气里满满的公正无私,为皇帝分忧。

此话一出,皇帝的眼底闪过一丝深意。

躲在一边装鹌鹑的高公公,没来由了抖了抖身子。

“你如何确定他一定能办好此事?”

皇帝的语气里听不出一丝情绪。

“王大人在礼部任职多年,一向是小心谨慎,事事亲力亲为,从未出过差错。”

赵王朗声直言,一副与有荣焉的样子。

从未出过差错?

笑话。

只能说这位王大人,是个会找背锅侠的人才。

看来这位王大人和赵王关系非浅啊!

看着跪在下面的赵王,皇帝有一种奇怪的感觉。

赵王不是皇子里最聪明的,也不是最能干的。

因为是皇后的所出,在皇帝这里的地位有些特别。

这些年皇帝一直,在暗中消弱世家的影响,收效甚微。

故意纵容睿王和贵妃,一是为了钱,二则是为了让赵王有危机感。

为了嫡子即位,是皇帝和太后心中的执念。

没有明说,却暗中帮了皇后和赵王,不少的忙。

可赵王就总是让皇帝,有一种差点什么的意思。

今天意外蹦出来王大人,却让皇帝有点儿意外之喜的小感觉。

近一年多来皇帝觉得,自己有些力不从心,想要重点关照一下赵王。

这两点加起来,就让皇帝有了很大的危机感。

没有正正得正,反而正正得负了。

要不说,皇帝都不是人干的活,儿子没本事头疼,有本事害怕。

就是主打一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堵。

“朕知道了,你先跪安吧。”

别管心里如何翻江倒海,表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这就是皇帝的面具。

赵王今天本来,也没想着能有一个答案。

只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要不做点儿啥,总感觉有些亏。

“儿臣遵旨,儿臣告退。”

赵王向皇帝行礼后,倒退着,出了御书房。

虽然睿王背后的李家,是皇帝的钱袋子。

但是赵王觉得王大人,跟傅景行比的话,王大人的胜算更高。

刚才看到新科榜眼傅景行,跟在睿王身后出了御书房,不用想也知道睿王的想法。

但是赵王觉得傅景行的机会不大。

历朝历代就没有七品官,做钦差大臣的先例。

更何况这傅景行才步入官场,一点经验都没有。

不是说只要顶上钦差大臣帽子,就能干得了钦差大臣差事的。

底下那些官员那个不是人精,不但熟悉官场,更洞悉民心。

这也是一些真正有本事,又有背景的京官愿意,下放去做地方官的原因。

有亮眼政绩回京,再加上家族的支持,坐上高位是很容易的事情。

傅景行一个要啥没啥的穷书生,唯一能看的就是那个新科榜眼的身份了。

赵王晃晃悠的来到皇后宫里。

一进大殿,赵王就把宫女内监,全都轰了出去。

“母后,您确定父皇手里有东西,是吧?”

赵王用不确定的眼神,看着皇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