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4 章(1 / 3)

加入书签

下山后,看热闹的人反而比之前还多了,因为有人迫不及待的去把苏浔要办厂的事儿给宣扬开了。那些不爱看热闹的人,也忍不住跑过来打听了。

这毕竟是办厂,办厂就要招工。谁不想当工人呢?

知道计划失败,特意赶过来的村支书刘三根给大家科普,“办厂?不可能的。个人咋可能办厂呢?她应该还是个外国人吧,外国人咋能在咱们国家办厂呢?”

这话让那些之前被苏浔气到的人,心里好受许多了。

“原来还是个吹牛皮的!”

于是等老苏家一家人扬眉吐气,昂首挺胸的簇拥着苏浔下山来的时候,就有人忍不住叫嚣了。

不过也不敢对苏浔叫,毕竟苏浔之前弄出来的阵仗多少有些唬人。让这些人天然的觉得和苏浔是不能随便欺负的。于是就对苏进山喊,“苏进山,你别高兴太早了,咱刘书记说了,个人是不能办厂的,外国人咋能在咱们国家办厂呢?”

“就是,还吓唬人呢。”

苏家人一愣,看向苏浔。

苏浔故意道,“谁是刘书记?”

刘三根:……

苏浔道,“看来刘书记工作不称职啊,连文件都看不懂吗?现在国内改革开放了,新增加很多政策,我虽然才回国,却也是看过这些政策的,79年发布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难道刘书记作为干部,也不知道吗?”

苏家人顿时笑了。

比起刘三根那个半吊子书记,他们当然更相信苏浔这个一看就有文化的人了。

听到苏浔这么说,村里人顿时看向刘三根。眼睛里满是,“书记你说说话啊,反驳她啊。”

刘三根哪里敢反驳,他自己这会儿都迷糊了。更不敢大庭广众之下和苏浔辩论这个。万一自己真的出错了,被传出去了,那显得自己多没用啊。于是干脆避而不谈,转身走了。

“……”

这会儿在场的人都明白了,刘三根这个书记,真的不懂政策啊。空欢喜一场了,这刘三根靠不住,让大伙儿丢大人了!

一时间也没人敢再吭声了,怕闹笑话。

苏浔也没继续搭理他们,直接提步离开。

有人跟在后面,偷偷凑过来找苏进山打听,“进山,那个办厂的事儿,是真的?”

“我大侄女说的!”苏进山笑了一下,“她能说大话吗?她用得着说大话吗?”

“招工的事儿……”

苏进山却不愿意多说了,“以后再说吧,我还得和我大侄女说话呢。”

说完之后,就走了。

“呸——”这人在背后偷偷的唾了一口,然后想到苏浔说的,欺负过苏家人的,那都不能进厂,于是赶紧又偷偷摸摸的走了。装作自己没有唾一口。

这会儿,李玉立和两个司机也已经回来了,正在苏家大门口等着。之所以回来得晚,是因为镇上竟然没有吃的,然后只能去县里吃。又顺带给老苏家带了一

些肉菜回来了。

苏浔听了李玉立的话,感慨,“老家这边还是太落后了。”

葛红花道,可不是吗,之前倒是听说有人在镇上开了啥餐馆,结果压根没人买。谁舍得上馆子啊。那几个菜和家里的菜没啥两样的,花钱吃,还不如忍一忍,回家吃。”

然后小心看了眼苏浔,“但是大侄女,咱镇上办厂,没准有生意呢。”她就怕苏浔因为镇上太落后了,又不办厂了。

苏浔道,“你们放心,再落后,这厂也要办起来。这是我爷爷的心愿。你们也把风声放出去。到时候招工也快一些。不过我还是那个要求,但凡曾经对我们苏家有过敌意的,都不能要。倒也不是我小气,就怕人使坏。这个你们也要宣扬出去,免得到时候有人不清楚情况过来了。”

听到苏浔这话,老苏家人总算是放心了。

“行,咱保准把事情办好!”

苏浔点点头,“我要先去省城处理一些事情,等过几天我再回来一趟。”说着从包里掏出一叠外汇劵来,一千块的样子。

老苏家人:……!!!

“大伯,这钱拿去把祖坟修一修吧。”

“这,这不用吧。用不着这么多。”苏进山手都开始抖了。

“还是需要的,往好的修。”

说着看了眼老苏家的房子,“这房子也得修了,不过还是等办厂的时候再说吧,得请城里设计师回来设计。”

苏家人脑子比刚才还晕乎乎的。

一直等苏浔走到大门口了,他们才如梦初醒,赶紧跟上,然后小心翼翼的跟在后面送她。

来的时候浩浩荡荡的来,走的时候,苏浔又是万众瞩目的离开。

等确定苏浔走了,许多人就往老苏家去了。

还是为了打听办厂的事儿。这可是关系到自家实实在在的利益啊,谁也淡定不了。

车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