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1.克莱蒙特别墅的交易(2 / 4)

加入书签

里抵达了自己生命的终点。

而伴随着那场夺走了她性命的,惨绝人寰的分娩,无数人的命运就此改变。

她的丈夫利奥波德,更是一夜间从英国未来的王夫,跌落成了英国公主的鳏夫。

即便他很快就通过促成同胞姐姐和肯特公爵的婚事,来维系住了自己在英国摇摇欲坠的地位。

但塞希利娅并不认为,被未来英国女王视为父亲的成就感,能抵消利奥波德王子心中因为地位变动而带来的巨大落差。

这个出身德意志小国的王子,放弃了在俄国的大好前途,可不仅仅只是为了来英国当一个王室的边缘人物。

而越是曾经触手可及的东西,骤然葬送后才会愈发让人难以接受。

与联合王国第二尊贵的地位失之交臂的遗憾,可没有那么好摆脱。

对自身地位的不甘和对野心无法践行的不满,时不时就会从骨子里钻出来折磨着他,直到生命的尽头。

而塞希利娅所要做的,无非就是一场以未来为筹码的政治交换。

塞希利娅的马车很快在风雪中抵达了克莱蒙特别墅。

刚下马车,她就看到了在门口等待客人的那位男主人。

即便在目前双方的身份上,利奥波德是更为尊贵的一方。但他依旧选择站在别墅门口,亲自迎接了塞希利娅。

这样谦逊的姿态,显然让塞希利娅对他更为满意了。

对这个时代的欧洲君主来说,精湛的演技和亲民的姿态,都会有助于他们在动荡的风云中,维系自己的统治。

而和一个能认清局势的聪明人交谈,总比和那些固守着王子身份的蠢货相处,来得更为轻松。

在穿过一条摆放着夏洛特公主各色纪念物的长廊,以及东方风情的岩柱后,塞希利娅跟着男主人走进了书房。

也许是这场突如其来的风雪,降低了塞希利娅使用英式长难句兜圈子的兴致。

在女仆刚上完茶不久后,她就说明了自己的来意。

“关于您的未来……我想知道您对比利时国王的头衔有没有兴趣呢?”塞希利娅的语气,轻松得像是在讨论茶叶的口感。

但没有人会蠢到忽视这其中所蕴含的分量。

尽管事先已经做足了心理建设,但当塞希利娅直截了当地问出这个问题时,利奥波德的思绪还是不可避免陷入了瞬间的混乱。

不过很快,他就调整好了自己的面部表情。并尽量镇定自若地与塞希利娅对视。

出于谨慎,他的措辞十分官方,“抱歉,特兰顿小姐。我认为这并非是我所应该去置喙的事宜。在这些事宜上,我只准备应从命运的安排。”

“是吗?”塞希利娅端起红茶浅浅啜饮一口,“真不凑巧,我的观点恰巧和您不同。面对命运递来的橄榄枝,及时伸出手去握紧,在我看来才是聪明人的做法。”

“可如果命运递来的是伪装成橄榄枝的荆条。贸然伸出手,恐怕只会让自己鲜血淋漓。据我所知……英国的政府并不想看到一个独立的比利时王国吧?”利奥波德想要得到的,可并非是一张空头支票,以及一个不稳固的政权。

荷兰王国已经做了英国近半个世纪的盟友。

而荷兰优越的地理位置,则决定了它天然就是英国插在法国心口的一把刀。

英国需要一个稳定的荷兰王国,来遏制法兰西在欧洲大陆上的扩张。并隔开德意志诸国对英国的潜在威胁。

至于从荷兰王国中脱离出来的比利时,自己就充满了被法国吞并的风险,又何谈能替英国遏制法兰西的扩张呢?

塞希利娅则认为利奥波德的视野并不全面。

她并不介意对他加以提点,“我认为您应当相信,我们新任的外交大臣帕默斯顿勋爵,确实具有足够的外交智慧。尽管我对他的人品不敢苟同,但他有一句话,我认为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国际关系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对英国人来说,法兰西固然需要警惕。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愿意见到一个强大、统一且商贸发达的荷兰王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对英国虎视眈眈。

只要能确保比利时不倒向法国,英国人也乐于从荷兰身上撕一大道口子。

利奥波德很快领悟到了塞希利娅言语中的未尽之意,“你的意思是,英国很快就会转而支持比利时独立?”

“不仅如此。帕默斯顿勋爵绝对会通过外交斡旋,将比利时国王的人选攥在英国手里。”考虑到那位勋爵的行事作风,以及英国目前的军事实力,这点把握,塞希利娅还是有的。

利奥波德很快联想到了一些更深层的东西,“到时候,作为辉格党赞助人,以及和考珀尔夫人交情极深的特兰顿小姐,就可以在其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了吧?”

没错,在英国的上流社会中,考珀尔夫人和帕默斯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