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71上梁仪式(1 / 2)

加入书签

现在正是吃饭的时候,大堂里面摆了六张八仙桌,每张都坐满了人。

叶知秋看了看用餐的环境,发现桌面和地面都很干净,柜台后面坐着个人在打着算盘算账,台面上则摆了一些木牌,写了菜品的名称和价钱。

叶知秋对照着看了看,发现都不算便宜,不过也不贵,属于是中等的价格,比自家的卤菜价格高上一点。

“当家的,这就是昨天说的那个叶家女郎,过来吃个饭。”

“你好,想吃什么随便点。”

“好,我看看。”

叶知秋看了看,随手点了一个回锅肉和一个青菜,加一个馒头,等了大概一刻钟,两个菜就一起上了,她尝了尝,发现菜的味道挺好,厨艺肯定是比自己好的。

一顿饭吃完,叶知秋也下定了决心,准备跟他们合作。

吃完饭,老板娘把叶知秋带到了后院的一个房间:“叶女郎,考虑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只是我们这个合作得签个契书定下来。”

“当然,我让当家的过来。”

说完她就去了前院,让正在打算盘的老板过来和她定契。

经过一番商讨,最后两人签了一年的契书,叶知秋每天给他们提供素卤十斤,卤肉和卤下水一共二十斤,具体配比由张记这边根据食客的反应来调整,可以十天调整一次。

素卤八文钱一斤,卤肉卤下水一起,二十文一斤,一天480文钱,价钱十天一结,这个价格叶知秋也算是给了一个批发的优惠价。

叶知秋想了想又说道:“我找城西肉铺的张老板定了肉和下水,但是我不一定每天都有时间来这边,你们去我那边取卤菜的时候,可以顺便去那里帮我拿一下我前一天订的肉吗?”

“自是可以。”

“我家就住在叶家村的最后一户,可以每天上午巳时一刻过来拿。”

巳时就是九点,这个点来拿一是避免家里没人,二也是不耽误中午食客的午食。

“行。”

“那我今天就先去肉铺老板那边订肉,辛苦明天过去的时候帮我拿一下。”

和他们愉快地达成了合作,叶知秋告辞去了肉铺老板那边,定了接下来10天每天要的肉,先把钱一次性给结清了。

下水十斤,瘦肉五斤,五花肉五斤,筒骨一天送五斤,一天一百八十文钱。

叶知秋算了下,加上素菜和调料的成本,一天还能赚个两百多文,一个月也有六两多银子的进账,也算是一个细水长流的生意了。

最重要的是,还不用自己花时间摆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的事情。

后面一段时间,叶知秋每天上午进山探索未知区域,下午在家做卤菜。

山上的蚯蚓养殖这段时间也进入了正轨,已经收了快四十斤的蚯蚓肥,给菜园和一小块的麦田先用上了,几天下来已经感受到了肥料的好处,放了蚯蚓肥的田里,菜苗和麦苗明显都长得更快更好。

于是前几天收完第二波肥料,叶知秋又去找七叔爷按照周转箱的样子,定了六个涂桐油的大木箱,准备等木箱到手就在家里再养一茬蚯蚓。

这段时间她还在之前没去过的地方,发现了几棵核桃树和一片铁皮石斛,算是又进账了一笔,更重要的是抓到了三只母兔子,这下小雨可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主动捉了一只送去了孙家。

很快时间就到了九月底,房子主体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就剩房梁和屋顶了。

九月二十六这天下午,八叔爷叫住了叶知秋:“后天就是上梁,上梁仪式完成也算是大部分都完成了。”

“好,上梁仪式我会好好准备的。”

上梁仪式是建房子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这个时代不像现代讲究暖房安居,更注重的是上梁时的仪式和后面的宴席。

关于仪式中需要注意的点,八叔爷提前几天就和叶知秋说了,叶知秋也提前买好了各种肉类瓜果、以及需要的糖果、糕点、坚果等等,其中核桃和红枣都是她自己在山上找到的。

确定了时间,叶知秋就在下午去请了芬伯娘、孙伯娘、还有村长的大儿媳妇后天过来掌勺,另外又在孙伯娘的指导下,请了两个手脚干净利落的妇人过来帮忙。

九月二十八这天早上天刚亮,过来帮忙的几位婶娘们就到了,在自家和隔壁赵婶子家的厨房里忙忙碌碌,主食做了蒸馒头,菜品是提前确定好的八大碗。

定好的八大碗是红烧鱼、粉蒸肉、蒸糯米肉丸子、荤素卤菜、蒸煎豆腐、炒青菜、鸡肉炒蘑菇、排骨萝卜汤。

叶知秋找村长家借了一个六层的大蒸笼,正好将蒸菜完全蒸下。

另外她还找各家一共借了六张八仙桌,一个桌子可以坐八到十二个人,叶知秋请了隔壁的两家以及其他有来往的几家人,加上十几个工匠,六张桌子正好坐满。

上午九点多,请的那些人基本都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