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031户籍到手(1 / 2)

加入书签

“村长爷爷,您要坐牛车吗?”

“我不用。倒是你,背的东西重不重?要不要坐车?”

“我也不用,背的东西不多。”

“行,那我们就走吧,你四爷爷这车估计还得再等会儿。”

“好。”叶知秋答应下来,跟着村长向前走,路过四爷爷的时候打了声招呼,“四爷爷,我们就先走了。”

四爷爷:“去吧去吧。”

一路上两人没怎么说话,赶到县城时,竟然还没花到半个时辰。

进城的时候,城门两侧各伫立着一位精神挺拔的士兵,他们身披布甲,手持锐利的长矛,目光炯炯有神,警惕地注视着每一个进出城门的人流和车马。

见叶知秋好奇地看向他们,村长就给她解释说:“以前入城,一个人得交一文钱,带的东西多,还得再多交一文。自从新县令上任以来,入城费就取消了,不过管理倒是更严格了一些。”

“那挺好的呀,城里现在的人肯定更多,生意更好。”原主没来过县城,也是因为记忆里以前进城都需要交钱。

村长赞同:“是的勒,我还听几个老伙计说现在城里可热闹。”

两人闲话几句也没多说,就赶往县衙办公的地方。

村长也是他们这一里的里长,对于县衙办事的流程也很熟悉。熟门熟路地领着叶知秋从一个偏门进去,塞了几个铜板给那看门的老大爷。

结果老大爷又把钱还给了村长,还说道:“我们现在可不能收这些东西了,咱们县令大人给我们的俸禄都提升了,就只一个要求,不收咱们老百姓的东西。”

村长疑惑:“我上个月来还没有吧?”

老大爷:“可不是嘛,就是这个月上旬才开始的。”

村长:“俸禄高了好啊!”

老大爷:“是呀,也没得心惊胆颤地收你们这一文两文的。你这又是来干啥呢?”

村长:“我们来找户籍司的,给我这侄孙女儿办女户。”

老大爷:“那你快去吧,地方你都知道,现在户籍可是咱们大人重点关注的事情。”

村长:“行,那我们自己过去了。”

村长和守门的大爷你来我往地说着话,叶知秋在一边也没插嘴,就默默地听着,倒是又知道了一些信息。

上次小雨还说,自从新县令来了之后,外面的集市摆摊就不收钱了,现在入城费也取消了,他还关注着户籍、贿赂的事情,看来这个县令不只是人长得不错,办事的心思和能力手段看来都不缺。

这样也好,政治越清明,对于底层百姓来说肯定是生活得越好,要是遇到个贪官污吏,叶知秋都怕自己忍不住想动手。

也就是思绪流转间,叶知秋跟着村长进了户籍司。

户籍司就在县衙的右前部分,整体也是一座二进的小院子,正门上方悬挂一块楷书题写的牌匾——“户籍司”,三个大字苍劲有力,尽显官府的威严与肃穆。

房屋内部格局规整有序,左右两侧和中间都设有几排宽大的案台,上面堆叠着厚厚的户籍簿册,泛黄的纸页记录着世代百姓的生辰、婚嫁、迁徙等重要信息。

案台上摆放着朱砂毛笔、砚台、印泥等办公用具,其间的铜制印章上刻有“户籍司”字样,彰显着其权威性。

此时,屋内工作人员正在忙碌而有序地工作。他们身着深蓝色的公服,头戴四方平定巾,手持毛笔,在簿册上一笔一划细致入微地记载着新近发生的户口变动事项。

门边有一个少年在做引导:“新办户籍在左边,销毁户籍在右边,婚嫁添丁在中间。”

村长转头说道:“小秋,先去给你父亲销户,再给你办女户。”

“好。”叶知秋对这些流程都不懂,就跟着村长在后面行事。

销毁户籍需要叶知秋父亲原本的户籍、村长的死亡证明、里长的死亡证明、村里至少三户人口的证词,证明此人确实死亡,还有何时死亡、死亡原因、坟茔在何处等信息。

这些材料叶知秋只带了原本的户籍,其他的都是村长一手包办的。

看到村长拿出一大叠材料与官员们核对时,叶知秋才知道原来古代销户这么麻烦,心里对村长也更加感激了,若不是有他在,自己完全是眼前一抹黑。

“给,这是新的户籍。”

等到所有流程走完,叶知秋终于拿到了新户籍,里面记录了户主是自己,家里还有叶知云、叶知雨两口人,三人的年纪、外貌特征等都有记载。

叶知秋接过这一张薄薄的纸,心里有一种安家落定的归属感。

以后,就确认是大雍朝清源县叶家村的叶知秋了,有身份、有来历、有社会关系,不用怕被当做孤魂野鬼处置。

走出户籍司,叶知秋想去先把人参卖了,再买点布匹、铁锅之类的用具。

虽说这些都可以在淘宝买,但是衣服以后要穿出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