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9章 赈灾(2 / 2)

加入书签

为了此事怒斥朝臣。

他任命谢清宴为豫州刺史,不必回京,直接豫州授命,监管豫州赈灾一事。

此道诏谕一出朝堂,来长安城中游学的豫州学子们,自发去护国夫人的长生碑前,写文立传,传扬功德。

豫州灾后重建,许多逃荒到异地的豫州百姓听闻是之前治理淮河的谢清宴大人接手了豫州赈灾,还是护国夫人上书奏请的,也都纷纷返乡。

在外逃荒,仅仅是活着,如同牲畜般活着。

便是死,他们也想死在自己的家乡。

谢德音随着谢清宴走过了汴梁,去了荥阳,往北到原阳,每一处都比洛阳更惨。

山河疮痍,尸骨遍野。

谢秉文去了南边各地收购粮食,一车车一船船的往豫州运去。

谢家的商队和船上的旗帜,仿佛是一颗定心丸一般,抚慰了背井离乡逃荒者的心。

谢秉文传信各地商号,在城外搭起了粥棚,凡是豫州逃灾过来的人,可沿途去谢家粥棚领粥,不至于在返乡途中饿死。

全国各地许多的义商也都效仿起了谢家的义举,开始搭建粥棚,助豫州百姓返乡。

有好人,自然也有恶人。

饿狠了的人,在强夺一个孩子手中的粥碗时,被一个消瘦的高大男人一脚踹翻在地,他身穿麻衣,补丁无数,看着地上奄奄一息的孩子,将他拉起,拿过怀中尽剩的半张饼,递给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