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40章 炕底下的钱不见了(1 / 2)

加入书签

刘梅英走进家门,看到舅母陈秋霞正和娘坐一起。

乔荞从刘梅英脸上看到了喜色,她以为从刘二柱那里借到钱了。

但,有点晚,陈秋霞莫名其妙送来了钱,不管三七二十一塞在了乔荞的手中。

她当时震惊了。

这比铁树开花公鸡下蛋更令人惊讶,她和嫂子一直关系紧张,为了爹娘,两人都曾撕破了脸皮。

现在乔丽丽嫁到了大李庄,成了有钱人的媳妇,陈秋霞两口子美得像攀了皇亲,逢人就夸自己的闺女过着多么安逸的日子。

乔荞拒绝不是,接受又觉得欠妥当,陈秋霞一番话却非常有情理。

“妹子,谁还没有个困难的时候,以前咱乔家穷,就算有心也帮不了你,现在手里有钱,放着也暂时没处花销,丽丽能嫁到这么好的婆家,还不是你的功劳,再说了,这钱又不是给你的,借你应个急,等你有钱了还我们就是了,你要不拿,说明心里还存着对哥嫂的怨恨,没把我这个嫂子放在眼里。”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不接陈秋霞的钱都不行。

乔荞只好收下。

心里想着,让刘二柱借钱是不可能的事了,眼下正事要紧,娘家嫂子送上门的钱不收,可真对不住她的一片好意。

陈秋霞看着刘梅英进来口袋里似乎装着什么,思忖了一下,知道乔荞还要去处理刘小惠的后事,不便久留,说了些客气话走了。

乔荞拉着刘梅英进了屋,娘俩异口同声说道:“钱有着落了!”

“梅英,不知道咋回事,你舅母主动送钱过来,非要我收下。”

“娘,我借到钱了,不是跟我爹借的——他果然提出要买下咱们的养鸡厂,我一气之下去找李光明,他二话没说就拿钱给我,可惜被他娘发现了。”

刘梅英将砖厂去借钱的过程详述了一遍。

“张凤女好像变了,以前觉得她挺通情达理的,没想到她居然说出这样伤人的话。”

乔荞感到失望,可是钱是张凤女儿子的,她有权阻止也是情理中的事。

“娘,你决定一下,现在该把谁的钱退回去才好?”

刘梅英提醒娘。

“这事忙完再决定,我们先去处理刘小惠的后事要紧。”

乔荞说完已打算出门,刘梅英将手中的钱压在炕底下,不放心,又在上面放了床旧棉被。

娘俩急匆匆来到刘世仁家,看到院子中零零散散坐着看热闹的人。

一见乔荞口袋鼓囊着回来,刘世仁和刘彪的眼睛都亮了。

“妹子,你可真让人等得心焦啊,你看看天都快过晌午了。”

乔荞脸上挂上着笑,心里骂道:你急的是钱,不是死了的闺女,你这样的人也配当爹,真是丢了刘家祖宗的脸面!

嘴里说道:“我说话肯定要算话,一大笔钱,没那么容易凑起来的——家有万贯,还有一时不便嘛。”

刘彪赶忙吩咐媳妇给乔荞娘俩倒茶。

乔荞让刘梅英喊过来村长,又让村长叫过来村里几位长辈,这才把钱放在了桌子上。

“世仁哥,今天当着大伙的面我把钱摞你手中,有些话咱可得说清楚,你接的这笔钱,是尹向荣对你闺女的彩礼钱,另外几千块是刘彪的误工费,以后你可说不得是向荣逼死了小惠,他们两厢情愿好了一场,小惠走了这条路,是谁也不想看到的,这闺女就是命苦人一个,我心里也不好受......”

说着泪落。

她原想硬气地教训一下刘世仁父子,可是说到后面,想起刘小惠夭折于人生花季,禁不住哽咽。

在场的婆姨们也拭起了眼泪。

刘世仁不好再说什么,他要的是钱,只要钱到手,死了的闺女和嫁出去没什么两样。

当下村长作证,将钱如数点给刘世仁。

终于可以为刘小惠送葬了,这一下,她嫂子的哭声洪亮许多。

刘梅英不小心听到村里的老婶子说道:“看到了吧,刘彪媳妇拿到钱是高兴的哭,小惠一走,少了一个吃饭的,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刘梅英便替刘小惠难过起来。

她恨不起刘小惠,从小到大,她看到没娘的小惠过着怎样凄苦的日子。

也许,死亡对她来说,是一种好的归宿吧。

......

刘小惠被埋葬在河滩对面的小树林后面。

新坟堆起,众人散去,刘梅英的眼泪滴落坟头,她跪了下来,低声说道:“小惠,我替向荣给你认个错吧,你千万莫去怨他恨他,怨他恨他你是超生不了的,小惠,你安心地去吧,来世,我们还是好姐妹......”

乔荞站在不远处,看着闺女哭诉,忍不住泪流满面。

以后,她得看紧尹向荣了,不能再让村子里的妮子们随便来家里,再等一年,她得抓紧把刘梅英嫁给他,免得再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