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7章 别失八里(1 / 2)

加入书签

新疆,别失八里。

别失八里是北狄时代西北重要城镇。又译别十八里、别石八里、鳖思马、别石把等,回鹘(维吾尔)语“五城”之意。也称为北庭。故城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境内。

现在别失八里城的城主是翦牧,翦牧的祖先是新疆回纥都督哈勒,后投诚北狄太祖,被北狄太祖封为“折冲将军”。后代哈勒·八十也立下军功,带领万余名维族和回族将士投奔龙镇天,又在翦除辰州洞蛮的战役中立下汗马功劳,晋封为镇南定国将军,镇守湖广辰常一带。

仗打完了,哈勒·八十思恋故土哈密,哈勒的一个儿子带领一部分维回官兵回到了哈密,一个儿子留在了桃源。哈勒·八十被龙镇天赐姓为翦姓。哈勒·八十也就成了翦八十。

翦牧就是哈勒的后人,翦牧的别失八里城由于靠近秦国的哈密城,双方贸易往来比较便利,翦牧从小就向往中原文化。翦牧名字的由来就是“起翦颇牧,用兵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这句话出自《千字文》,用于形容战国时期的四位着名将领,秦国的白起、王翦,以及赵国的廉颇和李牧。这四位将领因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战绩,被后世尊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他们的军事才能和声望不仅在当时闻名遐迩,而且他们的名字和事迹也被永久地记载于史册之中,流传千古。

由于李牧指挥的是骑兵,翦牧对李牧最为崇拜,翦牧希望自己也像王翦、李牧一样成为一代名将,自己的名字和事迹也会被永久地载入史册之中,流传千古。

当三月初察合台汗国进攻亦力把里时,国家上层和贵族就将大量贵重物品分批运往别失八里城,现在城内除了有大量黄金、白银、珠宝外,还存有大量粮食。

亦力把里城的人谁也没有想到察合台汗军进攻会如此迅猛,最后亦力把里城的人一个也没有逃出来。

翦牧知道凭借自己的两万兵马根本就没有能力抵抗察合台的汗军,于是早早派出使者拿着宝物到秦国长安去求援。

刘宁、周玺是秦国第二军的先锋,两人率领两个师日夜兼程的行军,四天行军五百公里,终于在第五天早晨看到了别失八里城。

在东方日出的照射下,两万多大军和其座下的战马被阳光镀上了金光,他们举着秦国的“赤边白底飞虎旗”向别失八里城走来。

城墙上的翦牧看到秦国的援军到达,于是立刻命令城内杀牛烹羊款待秦国将士。

一直到第二天,秦国源源不断的援军和额哲的华夏第三独立骑兵师才全部来到别失八里城。

秦浩立刻在城内召开了军事会议,最后分析过别失八里周边的地形后,制定了在城周边依靠地形和武器进行正面决战,两队骑兵在外围游弋,寻找机会。

令秦云征的第二军、秦云览的第三军进行正面防守,秦云深的第四军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阵地,秦云虎的虎骑和额哲的华夏第三独立骑兵师游弋在阵地南北,寻找察合台汗军的漏洞,并牵制察合台的攻势。翦牧的两万守军做好后勤保障和驻守城池。

从第三天开始,在别失八里城外第二军、第三军、第四军开始了掘土作业。只用了三天时间,三条长三十公里的圆形战壕就被挖掘出来。

最外面是长三十公里的铁丝网,离铁丝网一百米是跪射散兵坑,再五十米第一条立射战壕,最后一道立射战壕距离铁丝网二百米,距离城墙一百米。三条战壕均有连接通道,能够让士兵快速支援。并在第二道与第三道战壕之间用石砖垒起了多个碉堡,碉堡的门向着城池,射击孔对着前方。炮兵阵地就布置在第三道战壕的后面。

四月二十六日,察合台的先头部队来到了别失八里城外,从来没有与火枪、火炮交过手的察合台汗军第一次看到了别失八里城外的环形防御工事。他们都骑在战马上用弯刀指着秦国的环形工事,指指点点,讥笑他们向地鼠一样躲在土坑里,不敢露头。

默罕默德·侯赛因的先头部队有五万骑兵,他没有让部下发动进攻,只是让人将别失八里城的城门监视起来,不让城内的人逃走,只待大军一到,屠尽城内男人,霸占他们的妻女,掠夺他们的财物、粮食、牲畜。

四月二十八日,默罕默德·阿济汗率领着七十万大军到了别失八里城外。秦浩和秦云深、翦牧站在城墙上,用手里的千里镜望着将城围起来的察合台的军队,一眼根本就望不到头,到处都是骑着战马的骑兵。

幸好秦浩提前让翦牧将周边的牧民和百姓接到了城里,外边是坚壁清野,没有留下一颗粮食、一只牛羊。

离别失八里最近的城是吐鲁番,那里现在是秦云虎的虎骑在驻扎,当别失八里的战斗打响后,虎骑会迂回到察合台汗军的南边。而额哲的华夏第三骑兵师,现在就在别失八里城的北边,时刻监视着察合台的军队,他们每人双马,有火帽滑膛枪、震天雷、骑兵刀,一匹马上驼有十天的干粮和马料,能够坚持到这一场战役的结束。默罕默德·阿济汗的七十万大军加上侯赛因的五万先头部队,加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