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章 安排(1 / 2)

加入书签

拱手送走了徐州兵备道一行人,听姜五说张月郭虎他们来过又走了。

反正没什么大事,张子轩让姜五不要管他们了,专心选拔。

没想到从昨天决定开始施粥,报名参军的人数猛增,不少城里甚至外乡习武之人都风闻而来。

他们倒是没稀罕喝粥吃馒头,也没有真心想参军,纯粹就是有个场合比试较量武艺。

但还是有不少人在得知当兵待遇后,和试用期来去自由的条件后,决定先暂时报名留下来。

由于报名人数的众多,不得已又提高了选拔标准,此时昨天录用的唐世继正坐在一旁喝水歇息,接替他守擂台的是昨天一块参军的牛大春。

牛大春倒是没啥武术技巧,纯粹就是抱着对方的肩膀,顶牛似的跟对方比力气。不过一力降十会,不少人不少人被他连推带挤的推出圈子。

“唐兄弟,辛苦了,你这刚来,多休息两天陪陪嫂子没事的。”

唐世继起身拱手道:“多谢大人关心,在下不辛苦。内子有李夫人照顾着,身体已经好多了。在下得大人大恩无以为报,只好略尽绵薄之力了。”

张子轩拍拍他的肩膀,“唐兄弟说的严重了,这些都不算什么。”

这时旁边一个略显书卷气息的声音说道:“百姓饥寒交迫、流离失所,生活所盼只是一粥一饭裹腹。唉,不知刚才兵备道马大人过来是什么事?”

此人名叫董方礼,是李之瑶熟人药房老板的儿子,本来考中了乡试成为举人,谁知京师沦陷,来年的会试也成为泡影。

张子轩的毛笔字实在是写的费劲,李之瑶那边还得照顾病人,就推荐了他过来帮忙记录文书。

年龄比张子轩略小两三岁,有些消瘦的文质彬彬的长相,表情都有些阴郁。

“马大人的意思是说,我们这边供应的馒头、米粥之类支出,都由他们官府来供应,还答应再增加一个粥棚施粥,并且安排胡辣汤给参与比试的选手。”

唐世继没好气道:“早干什么去了,路上饿死的成千上万。”

“他们也是有条件的,”张子轩接着说,“那些报名了被刷下来的,由他们招揽,进入卫所军,薪酬跟我们一样。”

“那不是跟我们抢人吗?听他们信口胡邹,两天就变了。”见牛大春被人放倒,唐世继起身捋捋袖子又顶了上去。

河边还有些阴冷的空气里,不少人连衣服都脱了,光着膀子上去比试。

“有什么抢不抢人的,一样为国家效力。”董方礼倒是不赞同唐世继的看法。

这时管理发粥的章天明过来说:“大人,那边怎么又搭了一个粥棚?还有我们的米不太够了。”

“那是徐州官府的粥棚,米他们一会送来,放开了吃。”

“好嘞!”

身穿棉甲的章天明形象气质已经符合一名士兵的样子了,就是行事作风还差点。

不过有他穿着军装压阵,又找了四个大娘轮班盛粥,也没有人敢哄抢争夺。

一切都朝好的方向发展。

这事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不仅徐州城里的,连附近城镇都听说比武招兵这事。

充分发挥中国人爱凑热闹的特性,甚至有的从百里之外骑马过来参赛,徐州当地被刷下去的人,有的不甘心,准备了两天之后,又报名了第二次。

整个徐州北门外,一时比城南户部山还热闹。那些卖小吃的、零嘴的小商小贩蜂拥聚集城北庆云桥。

不少大商铺情愿赔本赚吆喝,只为拉拢人气。

舞狮的、摆摊的、杂耍的……五花八门摩肩接踵,徐州各级官员轮番到城北慰问北来流民,一时间比庙会还热闹,甚至连黄楼上都爬满了人。

张子轩不得已,一再提高征兵标准。每当有一人入选,便会引起围观的人一阵欢呼,仿佛是什么英雄一样。

入选的人要是家境优厚,便会喊一声“哪个馆子接个单,给我摆十桌流水席,请乡亲们放开了吃。”

“我醉仙楼接了!”“来福楼接!”“我德运楼接,还再附送三桌!”

“好!”每当此时此景便会又获得围观群众齐刷刷的一阵喝彩。

“有这个钱还不如给我买装备。”张子轩苦笑着对李之瑶说。

只是随着标准的提高,能入选的终究不多。

此番热闹的景象,即使多年之后,还鲜明的留在当地徐州人的记忆中。

总之招兵的效果远远超乎所有人的预料,谁说大明百姓不爱国,那要看上面的人有没有重视他们、尊重他们。

十天之后,即使是征兵严格,但积少成多,也有了200多人入选。

一水的年轻壮实汉子,张子轩也没让他们闲着,除了留一部分管理秩序,其他的都安排去干活。

小教场的兵营不够,一半人修建新兵营。另一半整改小教场当做训练基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