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章 进入徐州城(1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来,张子轩李之瑶的关系进展的确实有点太快了。

本来也应该是相处一年多再成的。

古代女子出嫁三媒六聘,各种规矩。但两人这边也没办法,都没啥长辈,再去找媒人走流程也太麻烦了。

相识于危难之际、互相依靠,青年男女互生爱慕,情难自禁也可以理解。

江湖儿女,不拘小节。

出发时候,李之瑶又换了男装打扮。虽然张子轩前几日跟李之瑶学了骑马,但现在还没怎么会骑。

骑马这玩意,比考驾照难。

所以郭虎送的枣红马就先让李之瑶骑了,张子轩坐在驴车上。

大队伍刚出了村口,突然钻出一个人,跪倒在马车旁,原来是泼皮老五,也不知道他等了多久。

“大人,小人以前瞎了眼,决定改过自新,从此愿意跟随大人。请让俺留在大人身边吧,俺什么都能干。”

“我们这次去是投军的,你也愿意?”

“俺愿意。”

张子轩和李之瑶对视了一眼,看李之瑶没反对,点头答应了下来,“好吧,你家还有什么人?还有什么要带的?”

“俺老五光棍汉一个,没啥要带的。”

“那好吧,走吧。”

“好嘞,小人给大人牵马,不是,牵驴。”

也算是善念结善缘了,虽然说他人品不堪,但看他还算真诚,张子轩就收下了他。

队伍慢慢走远了了,牵着驴车的老五——姜五,转过头朝村口送行的族长挥一挥手。

这一去,便是关山重重。

事实也证明,一个人什么样的品行,非常受身边人的影响。多年之后,从前的泼皮老五,已经成为家乡无数人心目中的英雄,封妻荫子,极尽殊荣。

年轻人行差踏错一定会的,能够悬崖勒马还有得救。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

远远望见一座气势恢宏的大城,在夕阳的余晖中如同镀上一层金光。

徐州,古称彭城,地处华北平原黄河下游,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徐州旧城多次被毁。

元朝末年,芝麻李占据徐州起义,元丞相脱脱炮轰毁城,后于洪武年间在原址重建。

万历年间,黄河决堤,徐州全城再次被淹没在泥沙之下。崇祯元年,再次在原址上重建,是为崇祯城。

咱就说,这城就非得在原地重建不可吗?

郭虎之前说徐州苦寒贫瘠,但也要看跟谁比,比起南直隶各城肯定比不过。

但其地理位置优越,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又位处于北上南下交通要道。有“北方锁钥、南方门户”之称,自古以来商贾云集,为兵家必争之地。

徐州城外人喧马嘶,人马来往密集。

当李元胤郝尚久他们率领骑兵到达时,接到兵部命令的徐州知州、兵备道、按察、巡检等大小官员早已等在城门口迎接。

众人在城门口各自客套拜会一番,徐州地方官员倒没有搞不准入城这一套,客客气气的将李元胤一行人请进城中。

沿街百姓看到这一波兵马进城,或驻足观望,或议论纷纷。

徐州自古交通要道,又有保淮守运河漕运的职责,军事压力颇重。

徐州被淹重建新城不过十几年时间,当地建设还不完善,李自成、张献忠势力都曾经逼近过徐州周边。

加上京城沦陷,山东归降李自成,从北方各地往南方逃难的人群络绎不绝。徐州周边早已是盗贼横行,各自占山为王。

所以对于徐州当地来说,早就迫切的希望有一支强力军队入驻。

徐州城墙呈现半月形,类似后世数学课上的量角器。南边城墙呈现一直线,而从东到西形成圆拱形,突出了北门,形成了防北不防南的架势。

张子轩李之瑶他们随着队伍由南门走进徐州,青石街道向晚,达达的马蹄声回响。

城门由青石砌筑,4米多宽。七米多高的雄伟城墙外,是10米宽的护城河,泗水、汴河从城墙前交汇流过。任何想要攻打徐州的军队,都要考虑一下自己的攻城能力。

但是徐州历史上大规模征战五十余次,多少代王朝盛衰兴亡,此兴彼落。水涌山叠,滚滚东流,尽是那流不尽的英雄血。

城南城门外商铺鳞次栉比,张子轩随军过了桥进了瓮城,就看到城门上书“奎光门”。这城墙高七米多,底座宽也是七米,整个呈现上窄下宽的“塔”字型。

张子轩心想,这些可都是文物啊,随便扒一块砖,后世都能放进博物馆。这样的城池,守城军队防守严谨的话,根本不可能攻陷。

李元胤治军颇严,没人敢纵马狂奔、扰乱居民。

队伍沿着青石街道,缓缓过了城隍庙,就到了驻扎的徐州卫所。

卫所有大小房屋东西厢房共二十多间,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