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今朝无面(1 / 2)

加入书签

万寿节当天,孚栀城解除宵禁,满街张灯结彩,宫中九层高楼——洙阙楼将燃放百发烟花,天子也会登楼与民同乐。

百姓早早就聚集在洙阙楼下的宫墙外,男女老幼皆引颈期盼,当远远看见一道明黄的身影登上洙阙楼,百姓们激动呼道“是皇上”、“皇上来了”,他们迅即跪伏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冯娓钥身穿十二章纹吉服,发髻高挽,两鬓间戴着九支蟠龙啸天鎏金簪,她抬手做了一个平身的手势,百姓们纷纷立起身。

礼官念完贺词,百姓们只见远处高楼上那道明黄的身影又做了个手势,随后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半空中炸开一朵硕大的烟花,明光闪耀半边天,照亮了百姓们的脸,坐在父亲肩头的孩童们高兴地叫了起来,童稚欢呼声伴随烟花绽放声起伏不绝。

夜空中的烟花一朵紧接一朵开落,光芒明明灭灭,冯娓钥站在洙阙楼上与宫外的百姓一同看了一盏茶光景,留下百姓们继续观看,她转身下了楼,百官也跟随在她身后走下楼。

缜庆殿设宴款待群臣,冯娓钥换了一身常服入席,席间气氛融洽,觥筹交错,百官也少了些许拘束,言笑晏晏。文武重臣相继端着酒杯起身,说些祝贺生辰的吉祥话,坐在上座的冯娓钥与众臣饮过三巡。

宴席吃了一个多时辰才散,梨龄随圣架回璋安殿,全禧逹留下安排内侍们送各位大人出宫。

全日的仪式和华宴都散了,一众宫女伺候冯娓钥沐浴更衣,洗漱完已是亥时。

冯娓钥穿着一身雪白的中衣,因在宴上饮了不少酒,白皙的脸颊浮起一层浅红,目光却仍然清亮,她安静地坐在铜镜前,梨龄立在她身后,为她梳理一头长发,殿中暖黄的灯光落在她的脸上,照出她的神情有些落寞,这个生辰竟似没有多少快乐。

梨龄贴身随侍多年,极少见皇上这副情绪低落的模样,她心中不安,正欲问询几句,却听皇上忽然开口道:“朕想吃面。”

梨龄一怔,征询问道:“皇上可是在宴上没吃饱?要不奴婢去让御膳房做一碗面?”

冯娓钥默然半响,又没头没尾问道:“外面是谁在当值?”

梨龄听皇上如此一问,终于知道她为何说想吃面,也终于知道她真正想问的是谁,于是直接回道:“徐公子在巡逻的值上。”

冯娓钥听罢,没再言语。

梨龄见她没什么吩咐,又请示道:“皇上,奴婢去让御厨给您做碗面?”

“不必,朕乏了,这里不用伺候,你们都下去吧。” 冯娓钥立起身,径直往床榻走去。

梨龄一挥手,殿中各处侍立的宫女们无声退出殿外,她跟着冯娓钥走过去,亲自伺候着盖好被褥,放下床帐,熄了灯烛,最后看一眼床帐深掩的御榻,终是默然退了出去。

夜色静寂,天上星月明朗,梨龄立在廊下,久久不去,她仰头望着长空,为着殿中安歇下的人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吃不到的那碗面,只觉心底空落落的难过。

她随皇上游学各国,如今竟成了那些过往旧事里的唯一知情人,往事历历在目——当年那个少女坐在庭中的石阶上,双手抱膝枕在臂上,眼睛定定看着天上的飞雁,夕阳光落在她脸上,给那张明媚的年轻脸孔镀上一层泛旧的黄。

少年带着先生堂后留的功课进门时看到这一幕,便以为她身子不适:“蒹弗姑娘,你今日怎么不去听周先生讲学,是生病了么?”

少女不答,少年随着她的目光看到天上南飞的雁,顿时了然,道:“蒹弗姑娘想家了?”

少女枕在臂上,声音沉闷,情绪怏怏道:“今日是我的生辰。”

少年意外地愣了愣,随后上前几步,与少女坐在同一级台阶上,侧头看着少女,认真问道:“你家乡过生日有什么习俗?”他顿了顿,又补问一句,“你兄长会送你什么生辰礼物?”

少女缓缓道:“我没有兄长,我是家中独女。”她似有些怀念道,“我家乡过生辰会吃面。”

少年想了想,立起身,声调飞扬道:“蒹弗姑娘,我知道有个吃面的小摊,我带你去吃面吧。”

少年带着少女去了城西的一条街,街尾有个面摊档子,支摊的是个大娘,摊子旁边放着几张矮桌,有两桌食客在吃面。大娘正在揉一块面团,锅里冒着热气,散发出人间烟火味。

大娘见有客人来,热情招呼道:“随便坐啊。”

少女拣了一张空桌坐下,少年却没有落座,他对少女道:“蒹弗姑娘,稍等片刻。”

只见他走到大娘身旁,彬彬有礼问道:“大娘,今日我朋友过生辰,我想给她做碗面,但我不会做,您能教教我怎么做吗?”

大娘面相和善,笑眯眯道:“可以呀。”

大娘指了指身后的水桶,让少年去洗手,待少年净完手回来,便把手里的面团递给少年,指导他揉面团,比了比手掌末端的位置,道:“用手根骨这里着力,按着面团使劲压下去,再把挤压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