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和、终究还是要成亲(1 / 2)

加入书签

马车停在府外,一抬眼,便是两侧是威严的镇宅石狮,朱漆的大门顶上端着那铸金横匾,题着辉王府。

一路上来车内气氛凝重,李惟绸一上车萧濯就蹙眉看了她一眼,就靠着车窗闭着眼浅睡。

所以车一停李惟绸急忙跳下车,抬头见是他的府邸,开口问:“你带我来这里做什么?”

萧濯跟在后面下马车,眉间的郁色还未消,深吸了一口气开口:“自是要你住在这里,你家中无人,安危不能自保。”说完便拉着李惟绸进府里花厅,传了一些桃浆酥糕点心。他的手紧紧搭在她的肩上,开口道:“你怎会与他有来往,你可知他是谁?”

李惟绸拈起一块云酥,小口小口的吃着,见他问不紧不慢的回答道:“前些日子他们上门提过亲,他告诉我他是兀州刺史的长子。”萧濯眼睛低垂着,自我轻嘲般低声冷笑一声:“他父亲早年间受降于我朝,平了并州兀州两州的叛乱,被封为西南道节度使,加封平王。”看向李惟绸,接着开口:“他们屯兵累粮,天下谁人不知他们要造反,偏我那位哥哥不知。贴身人拿双份俸禄,只示忠一位主子。”

李惟绸疑问:“你既知他要造反,为什么还在京都?这里多危险。”

那一双眼睛又低垂下去,盯着桌子上的边角污渍,声音平和道:“一个月前他们差人去锦州找过我,说是扶我取代我哥哥,然后我杀了他们遣使连夜到运州。没想到运州刺史抓了我就要以我名义起兵,无法我一路逃回到京都,没想到我哥哥已经不信任我,撤掉了我兵马元帅的职。如今哥哥死了,我现在前行是反后退也是反,他们现在就是要逼我先他们一步反,然后为他们安上一位勤王救驾的好名声。”

李惟绸下意识想到一个人,开口问:“他们思虑好生周到,让你现在陷在京都进退两难。那为何要多此一举向我提亲呢?”

萧濯也拿了块甜酥,吃药一样咽下去,开口:“或者是想搭上李将军这门关系 ,他虽然空挂闲职许久,但是他曾经的部下分遍各地,也是个不小的势力。”

院中听着嘀嗒嘀嗒的雨声,黑云矮矮的压在屋顶上,狂风忽的起,那颗参天的柏树被卷的左右摇摆。

“既然要拉拢我舅舅,为何他现在还被陷害入狱。是双方势力都以为他被拉拢所以都不去救他吗?”李惟绸皱着眉,清丽的脸上布满不解的疑惑。

萧濯仔细盯着他,心想你怎知他没被拉拢成功,掩下眼中郁闷:“大理寺调查的那些证据非真非假暂时不能定夺,还有一人,他到,就能知你舅舅是死是活。”李惟绸赶紧问:“是谁?”

萧濯没在说话,屋外陡然响起一声闷雷,在这轰鸣声中屋外已经站着一位身穿素衣的高挑少女。

再走进些,近到李惟绸可以清晰看清少女的脸。一声闷雷在李惟绸脑中炸响,这少女怎么长得一张同她前世姐姐一般的脸。

那女子先开口,声音清脆淡漠:“大理寺记录这两日共有七人找过李冯,第一位李府侄女李惟绸,还有姚家姚鼎和江家江远清,另外三位是姚家幕僚去的目的是让李冯同意和李惟绸的亲事,以及会保证救他们出去。”

萧濯抬眼问她:“还有一位呢。”

女子接着开口:“还有一位是你,就在上午。”然后又从随身带的衣袋中掏出一沓书纸,皱皱巴巴的递给萧濯,接着开口:“在李冯城外的宅子中找到了姚氏凤氏与江氏赠的许多珠宝和金银以及来往的书信,但是并没有依照他们吩咐行事,我抓了李冯的随身侍卫和管家都是如此回答的。”

李惟绸托着下巴开口道:“那就是我舅舅收了钱却不办事,他们一气之下就把我舅舅举报抓进牢里了?”女子点点头回答:“是的。”李惟绸又追问道,不过是追问女子名氏:“请问娘子何名?”

女子想了想开口:“我没有固定的名字 ,每次新任务就会有新的名字 。”萧濯指着女子开口:“她执行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你家,当时我母亲派她顶替你姐姐潜伏你家,不料被当时人给识破了,幸得我母亲也在场,提前安排她离开了。我记得那是你的第一个名字,是叫做李惟什么?”

“李惟真。”女子回答的果断。

李惟绸不可置信的看着她,心底微微发战,嘴唇不自觉的颤抖,前世她以为的亲姐姐不料竟然是伪装的探子!

萧濯见她神色奇怪,连忙开口:“当时是因为有架金镶玉屏风,我母亲和你母亲审美相似,向你母亲求但是不肯割爱,所以想抄个样子让宫里工匠仿照做一架。”

李惟绸木木的点点头,笑这理由可笑至极。心中的惊涛骇浪几乎要将她拍晕过去,咬着牙强镇开口:“所以我舅舅是要如何处理呢?”

正说着,门外又来一人。宽大的黑袍将他整个人都罩住,快步走进来,声音开口低沉:“安插在姚府的探子都被发现了,刚收到了他们送来装满人头的包裹。接下来如何行事。”李惟绸都要听见男人说话咯咯咬着牙的声音。

一旁的女子开口:“那姚氏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