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74章 我即是文明(2 / 3)

加入书签

物,则需要整整等待四年,而这一次他将等来的,是人类的曙光。

……

接下来的四年时间,舰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障自己不被质子发现,保证三体人不会发现这片特殊空间。

其实就算发现了,三体人想要航行到这里,也需要漫长的时间,三体舰队航行到地球就足足需要四百年,就算组织起舰队,科技比之前更加先进,从发现到航行到这里,也起码需要四百年时间,唯一值得担心的大概就是三体人可以依靠智子,就在这里构建起可控高能粒子的生产线。

为此,科考舰队认为,需要从四维空间在三维世界的入口位置,建立起一个侦查防御网络,这样一来,智子进入这片空间后就会展现出宏观结构,进而立刻被发现摧毁。至于说为什么不在四维空间的内部布置侦查网络,原因也很简单,这片空间实在是太广大了。不要看在三维世界中最大也不超过三千个天文单位。

倘若是放在四维空间,多一条坐标轴的情况下,占据的体积对标三维世界,将不知道放大了多少倍。

而想要在边境布置防线,就需要数量极其庞大的可控高能粒子,起码要比现在的产量大五到六个数量级。

这是寻常的扩大产能的方法做不到的,就算是把全人类都拉过来,都未必能把产能扩大到这种程度。

除非是对设计进行改进,而蓝诺和科考舰队的科学家们,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他们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简化可控高能粒子的结构,为此就算对性能做出一定的阉割,甚至是性能大幅度下降。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压缩性能的确可以将生产的流程大幅度压缩,但有两个部分是很难压缩的,一个是和人脑之间的连接,没有和人脑之间的连接,就无法实现超光速通讯,那样的话,在太空尺度下的延迟就会大到让人发指的程度,另一个就是从真空中借取能量的结构。

这部分的结构是从三体人的智子上学来的,也是智子的核心技术之一,人类现在更多的其实只是把它仿制了出来,其中蕴含的原理。并没有全都搞明白。因此想要压缩这个模块的体积,也就变得困难了许多。

不过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总有些人能够迸发出异乎寻常的灵感。

有时即便是蓝诺,都要因为这些灵感而感到惊叹,温青华也是这次科考舰队之中的一名科学家。本来他并不算是科研团队中的核心,直到他负责了对可控高能粒子的简化之后,一次检查生态滚筒电力传输情况的时候,突然就产生了灵感。

一闪即逝的灵感,被他敏锐的思维捕捉住了,紧随而后就是兴奋的联通了与舰长之间的通讯。

“我知道该如何对能源模块和控制模块进行简化了!一直以来我们都太过拘泥于将这些模块安装在他们自己的身上了,但实际上我们根本不需要给可控高能粒子设计能源模块和操控模块。从来没有谁规定过,我们只能制造一种可控高能粒子。

如今我们生产的这种性能强大的型号,无法实现量产并没有关系,只要他能够和我们进行量子通讯,并且向真空中借取能量,他就可以像是我们现在的核聚变发电厂一样,通过远程输电一类的能力给其他的可控高能粒子充能。

虽然微观层面的这方面的技术我们还并不成熟,但相比于直接从真空中借来能量,毫无疑问要简单了太多。

同样的,既然能量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传输,那么操作指令同样也可以这样传输。

我们与可控高能粒子之间进行量子通讯,而可控高能粒子,和次级可控高能粒子之间,使用常规的电磁波或引力波通讯就完全足够了。

虽然这会受到光速的限制,但在一光秒的范围内,光速所带来的延迟,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每一颗可控高能粒子所能够起到的效果,就可以相当于几百万个甚至是更多,特别是在四维空间中,再多了一条坐标轴的情况下更是可以将这种控制能力再放大几个数量级。

而这样的功能,想要实现起来就容易太多了,我们只需要建立一个能源接收模块,建立一个常规的控制接收模块,就可以完善这个系统,而这套系统的复杂程度相比于我们之前设计的,要简化了上万倍。

这样一来,我们的生产线也可以大幅度简化,所能够提升的产量可不只是万倍这么简单,因为将生产线简化到这个程度之后,人的存在完全可以被剔除,甚至我们可以尝试让他们获得自我复制的能力。

生产的速度提升的可能是十到二十个数量级,甚至于让他们自我复制,完全可以做到生生不息的程度。”

蓝诺听到了这个思路,顿时眼前一亮,同时脑海里将这种思路设计出来的高能粒子,与自己曾经使用过的超凡之力进行类比,发现彼此之间竟然有极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