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889【我要出國】(1 / 2)

加入书签

一条出路就是继续上学,考取研究生,对项南来说,这也没什么难度。事实上,以他的成绩,保送研究生都没问题。

一条路是自谋生路,不服从分配,也不上学,而是自己创业,或者去外企工作。在当时,沪江作为开放城市,很多外资企业涌入,他们对人才也是很渴求的。

还有一条出路就是出國。

八零年代初,改革开放之后,就迎来了出國热。

当时國内的生活水平,跟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有差距的。

比如八零年代,在内地自行车都还要凭票购买。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更是属于稀罕物。

但同一时间的美國,中产阶层家家有汽车,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几乎是标配,差得太远了。

打开國门之后,很多人都看到了这种差距,因此一门心思往外跑。其中不乏知识分子、有钱商人、明星大腕等等。

这种现象在很多影视剧中都有体现,比如《燕京人在纽约》、《中國合伙人》、《不见不散》、《新宿事件》、《大撒把》等等等等。

项南不想进工厂或者从政,毕竟习惯自由自在的他,实在接受不了被人约束的体制内工作。

但继续上学,对他来说也没有任何意义,毕竟以他的学识,当教授都委屈了,继续考研、考博也没有必要。

而自己创业的话,八零年代,大环境还是有些波动。

进外企的话,就算比体制内更自由,赚钱也更多,但终归也是给别人打工。

所以项南想着出國,趁着八零年代,外國商机不断的机会,好好的赚上一笔钱,等九零年代再回来投资,衣锦还乡。

以他的身份,要出國还是比较容易的。

因为他学习成绩优异,又出版了多部,在国内很有影响力。像他这样的人才,申请出國也简单。

而且八零年代最难过的一关,就是到使馆申请签证。签证需要面试,需要打动签证官,才能获得签证,绝大部分人都是卡在了这一关。

因此电影《中國合伙人》中三位合伙人开办英语学校,在教授英语的同时,还会向学生传授签证面试的经验,以便提高他们的通过率。

对项南来说,这就更简单了。

他的迷魂大珐能轻而易举的操控普通人的意志,别说只是让自己通过签证,就算让他们自殺都是轻而易举的事。

“你想出国?”邱英杰惊讶的道。

陈金水、陈江河一听,也很惊讶,“大光,你想出國?”

“是啊,我先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朋友邱英杰,这位是我们陈家镇镇长,我叔陈金水,我哥陈江河。”项南笑道。

“我认识金水叔,县里开会的时候,我们已经见过了。”邱英杰笑着说道。

“是,没想到邱主任还认识大光。”陈金水点头道。

“是啊,我们认识三年了,我们是同一届的大学生。”邱英杰解释道,“第一次见面,是在上学的路上,之后就没断了联系。

大光教了我很多东西,就连我那乂坞搞小商品市场的点子,都是大光先告诉我的。”

“是么?”陈金水一听,颇为震惊。

他挺看好乂坞建小商品市场这个点子的,觉得这个点子真的是绝了。但没想到点子居然是项南想到的,这孩子还真是有出息。

“我不过是出个点子,具体的事还是你们办得。”项南摆手道,“点子容易出,事情却难办,你们以后不知道要费多少功夫,才能办成这件事,所以我可不敢居功。”

“好了,现在还不到分功劳的时候。”邱英杰摆摆手道,“我只是好奇,你为什么要出國?”

在当时虽然有出國热,很多人都往外走,都说外國的月亮比较圆,实话说是有点“崇洋媚外”的。

因此他对项南的选择,也有些看法。

“乂坞外面有江浙,江浙外面有中國,中國外面有世界。”项南笑道,“我们这些商人以前靠着一双脚,只能在周围几百里地打转;

现在借着铁路,我们能在周遭几千里地打转;将来我们还要通过货船、飞机,让我们的货在几万里内打转,走出中國,迈向全球…

只有借着太平洋、大西洋的东风,我们乂坞才能实现鸡毛飞上天。而我出去,就是想为乡亲们趟趟路子。不然凭我在内地有名有利,干嘛要一无所有的跑去外國闯荡?”

听项南这么说,邱英杰、陈金水、陈江河都有些肃然起敬。

“好啊,还是大光你有雄心壮志。”邱英杰点头道,“是我误会你了,对不起。”

“大光,你真行。是啊,谁说鸡毛不能飞上天?”陈金水都欣慰的道。

“大光,还是你牛。”陈江河也佩服的道。

他现在还只想着在车站门口摆摊,卖什么货比较赚钱呢。项南的眼光已经投向外國了,真是让他有些自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